**杨瀚森,亚洲杯与NBA夏联之间的抉择之路**

当杨瀚森在NBA夏季联赛的赛场上左晃右转,用一记招牌式的梦幻脚步席卷全场时,中国男篮却已拉开了备战亚洲杯的大幕。一边是国内集训17人名单紧锣密鼓地拉练,另一边是这个刚刚被选中的首轮秀正在美国掀起不小的关注度。一个问题摆在眼前:杨瀚森,究竟该回身赴亚洲杯,还是继续为NBA之旅锻造前路?
夏季联赛+拉练,双线比拼
今年6月25日,杨瀚森在2025年NBA选秀大会上以首轮第16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,正式成为中国篮球的新星。这名年仅19岁的中锋,很快披上了夏联战袍,在初涉NBA的赛场上干脆利落地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:三战全场得分上双,甚至在对阵鹈鹕的一场比赛里创下个人夏联生涯新高的15分,同时还贡献了3篮板2助攻2盖帽的数据。这小伙子,势头丝毫不逊色。
而在大洋彼岸的另一头,中国男篮的备战计划同样紧张有序。集训队自6月13日起就在欧洲四处征战、热身对抗。荷兰、西班牙,接下来还有多场国内热身赛摆在日程上。这支队伍中虽有胡金秋、廖三宁等中坚力量,也有2005年出生的“后浪”,但种种人员伤病及缺席的问题让队伍显得略显捉襟见肘。杨瀚森是否回归,俨然成为备战进程中最大的悬念。
亚洲杯,值不值得回?
从赛程上看,亚洲杯虽不与NBA夏季安排相冲突,但现实却复杂得多。如今的亚洲杯已和奥运资格、世界杯入场券脱钩,更多是一场“荣誉之战”,而杨瀚森正值NBA新秀阶段,8月的开拓者新秀集训也对其新赛季地位十分重要。如果折返参赛,是否得不偿失?
更关键的是,即便召回杨瀚森,这届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并不具备稳操胜券的实力。再看各路对手,韩国有冲击NBA的李贤重,日本、黎巴嫩等诸国队伍不乏归化球员,澳大利亚虽不派现役NBA球星参赛,但整体硬实力依然强悍。与其冒着受伤和发展受阻的风险,让杨瀚森这个中生代新星疲于奔命,不如让更多年轻内线在亚洲杯上练兵打磨,为中国篮球注入后备血液。
姚明教训在前,保护未来中国核心
提起姚明,人们总会感叹“大赛当前,征召即归”的模式让他“烧尽蜡烛”。2002年NBA首秀后,姚明几乎每年都会代表国家队参加洲际赛事,连续高强度的征战最终将他的身体彻底拖垮。在31岁黯然退役之前,姚明在足踝处经历了至少六次手术。他的光辉荣誉背后,是一代“黄金球员”提前谢幕的代价。
如今,杨瀚森被视为中国篮球的未来。作为一名顶级的年轻苗子,他的潜力不仅是个人的,也是中国篮球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支点。如果没有足够的休息与系统性培养,他的天赋可能被过早透支。与其在并不重要的比赛上消耗,不如让杨瀚森在NBA更高水平的赛事中沉淀,成长为真正的核心力量。
以退为进,等待更高舞台闪耀
从今年5月飞赴美国参加联合试训,到NBA选秀,杨瀚森的行程前所未有地密集。短短27天,他跨越2.76万公里、参与14家球队试训,几乎像“特种兵”出差一样。接二连三的飞行和赛事安排自然令人担忧。此时放缓脚步,好好休整,何尝不是最负责任的选择?
诚然,为国出战是每位篮球运动员的荣耀,但“义无反顾”需要理性规划。保护杨瀚森,就是保护未来中国篮球在奥运会、世界杯等真正大舞台上闪耀的希望。亚运会、亚洲杯这些“荣誉赛事”,与其消耗未来核心,不如让年轻梯队经历风雨,建立更多人才储备。

在真正需要扛起大旗的时刻,比如世界杯的关键阶段,再让一个全面成长、状态巅峰的杨瀚森回归,对中国篮球来说才是真正的共赢。未来可期,愿杨瀚森能在世界篮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。